金字塔登山隊
20210502行程簡介:
金字碑古道,又稱三貂嶺古道,因當年碑文嵌上金箔而得名。牡丹山,海拔660公尺,
礦務課基石,位於瑞芳與雙溪的界稜樹梅坪之地,山形狀似伏臥的哈巴狗。行程約
4小時。(請自備簡餐,飲用水)
集合時間: 08:40
集合地點: 猴硐站(台北往宜蘭07:34區間車於猴硐站下)
領隊: 鄭明輝、李日凱、陳榮聖、王維君、陳素真、陳金麟 山友共74員 天氣:晴朗
出發前領隊鄭副隊做行程說明及嚮導介紹
山友聆聽解說
於大榕樹下團拍後出發
經介壽橋
由懷德亭(亭內有座李建興紀念銅像)旁進入猴硐神社參道
山友陸續進入參道
右轉進入神社遺址,安存攝於此
神社創建於昭和年間,因年久失修,本殿已經消失,拜殿則被改造成涼亭,妙英姊攝於此
導覽牌
神社殘存的鳥居在2011年2月18日被公告為歷史建築
離開神社續沿侯硐路至後凹古道登入口,安存及阿德攝於此
途經一座水塔
循水管路前行
經一間石頭厝
美麗的油桐樹(大戟科)
叉路,取左下過溪
過溪後續循古老石階上行
經古早厝地,安存與阿德合影
山徑幾乎被蕨草淹沒
接上金字碑古道後取右上石階
一段陡上後進入平緩步道
抵金字碑,同治六年時,臺灣總兵劉明燈取道三貂嶺古道以巡視宜蘭,見地勢險峻、山路崎嶇,有感而發,於是立此碑
阿慧姊攝於步道途中
抵探幽亭,素真姊攝於奉憲示禁碑旁,據考證這是一個禁止人民隨便亂砍伐的碑文,可知當時已有保育山林的觀念了
山友於此歇息
安存於此休息
阿德於此休息
續行,由探幽亭後方山徑進入
先經一些岩石路往上
再經幾番上下波折
穿過芒草路徑,終於看見前面那座涼亭
右邊邊坡因坍方已用罩網罩住
抵不厭亭,腹地寬廣,隊伍在此午餐休息,嚮導們泡咖啡及熱茶分享山友
休息結束,隊伍離開
由對面轉播台旁山徑進入登牡丹山
一開始就是不斷爬升
之後路徑轉趨平緩,穿梭於芒草之中
不知不覺已到達基點,牡丹山(H660m,又稱武丹山,礦務課No.397),山友合影
前方山友已到達電塔稜線位置
過電塔後便是一路下坡,安存於下坡途中
下抵金山福德宮後,領隊帶隊友走百二崁往金瓜石搭車,我與部分山友則往樹梅坪下九份老街
出草山戰備道,對面即是樹梅坪
樹梅坪步道下往四號福德祠
米碎柃木(山茶科)
安存與花合影
觀賞無敵海景
野桐(大戟科)
抵四號福德祠,續行往左下
抵福山宮廟中廟,此廟已有兩百多年歷史
安存攝於福山宮碑石處
石階一路下往基山街,安存攝於造型屋前
於九份老街搭788公車於瑞芳車站下,再搭15:19自強號回台北
GPS航跡圖
落差圖